鄭子太極心法 CMC TaiChi
  • 首頁
  • 理念
  • 根源
  • 部落格
  • 活動通知
  • 觀摩學習
  • 推廣教學
  • 課程講義
  • 拳架箋注
  • 美好回憶
  • Untitled

​要知練法    要有系統    要能體證

漫談下勢

2/3/2020

 
太極拳裏的『單鞭下勢』,姿態穩重卻又充滿飄逸的動感。由「單鞭」轉換重心的沉身下落,再變換到挺身的「金雞獨立」;其動作形成動靜虛實,形意流轉的完美詮釋。{閱全文…}
圖片
     但「下勢」在拳架裡轉換時間短暫,常被囫圇帶過。鄭子太極拳「下勢」並不是仆腿身形下落,來考驗柔軟度及肌耐力。因此下勢右大腿,不可胯根低於膝,形成塌襠跌坐;左腿呈仆腿,以致使形斷而氣散。
     是故回歸練拳的要訣。「下勢」的動作,所講求的仍不外乎:分虛實、中定和能發勁等才是關鍵!有幾個自我查核的要點,提供參酌:
  1. 分虛實:「單鞭」和「下勢」的虛實分清,不僅要求重心只在一側。虛實分清是為了不雙重,常見的誤解是,為求「分虛實」全身重量只在一隻腳。拳友卻輕忽虛實轉變時,鄭宗師在此特別註明「至要至要」的「中定」!重心虛實的轉變要到位,最關鍵處就是尾閭要移在右腳上方,仍不雙重!
  2. 中定:口訣是,尾閭與夾脊得中。要求是頂頭懸、豎脊樑(一階三級)和膝以下能鬆(一階二級)。脊柱隨重心而動,頭領需有撐之勢;但不需垂直挺立,亦不可塌(柔而無意識)。
  3. 能發勁:腳腿腰能完整一氣,有賴筋能抻的身備五弓;手是第一關(一階一級)。勁蓄於身而未發,手臂手掌沒有插、刺之形。腳尖的開合,也是由脊柱(身軀)一起帶動的;沒有腳尖先動或後續合轉的多餘。
練習重點:
  1. 頂右旋帶動脊柱,胯、胸均以拮抗對拉而撐開;右腳尖向外開45度;吊手未動。
  2. 重心隨之移於右側(至要!尾閭在右腳跟的上方);左腳尖帶動項右合轉45度,左腳筋要撐。
  3. 在不雙重下(至要!兩腿不得同時用力,亦不僵於一腿),方始沉身下坐(如坐高凳)。中軸(脊柱/尾閭)運行軌跡如Nike Logo之鈎,由身右轉至左側。左手按勢隨腰先收至左襠側,指尖下垂。即為下勢。
  4. 重心再由右復回左側。運行之際,復將左腳尖外展90度。左手隨之插下,再隨勢而動,緣左腿內側向前。右吊手鬆開,隨身形而動。

    作者

    鄭子太極老圃

    發表時間

    十一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博文類別

    全部
    劍
    勁法
    拳
    鄭子基本功法

    Newsletter Sign Up
    Please enter your details to signup to our list
    Email already signed up
    Subscribe
    Thanks for Signing Up
    Thanks for signing up to our newsletter
    Add Another Address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首頁
  • 理念
  • 根源
  • 部落格
  • 活動通知
  • 觀摩學習
  • 推廣教學
  • 課程講義
  • 拳架箋注
  • 美好回憶
  • Untit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