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子太極拳的內功心法 DW (2020.03.23)
|
鄭子太極內功存有兩種DNA,楊家與道家的;兩者有相輔相成的關係。道家不僅指左家,尚包括自蘇恢元祖師,得周易之學與道家靈修。先師吳國忠在「太極拳內功心法」書中,即已揭露梗概。但多數人被「內功」所吸引,而忽略「心法」兩字。太極內功,其實主旨是「心法」,「心法」乃文字以外傳受之法,需以心相印證。以太極拳來說,就是「口訣」如何實踐的具體方法了!
|
|
氣沉丹田的輔助功:聚氣歸元
沒有以煉出丹田氣的內功都是想像中的,但單憑靜坐也不容易煉成。這氣沉丹田的「聚氣」功法,是多年前由鷹爪門宗師鍾復生老師所傳。當年鍾老師在警大與一代跤王(摔角)花蝴蝶常東昇和黃滄浪(柔道九段) 共同教授武術。鍾老師內功精湛,可惜名氣不顯。
【目標】:強化吐納以改善氣息不足,避免濁氣滯留於體內和出入不能達於微細、均勻的病相。這是一個奠定氣沉丹田的基本功法,功效百日立見。 【動作說明】: 站立如太極拳之起勢(圖4.3之1) 1、吐氣時,俯身向下、雙掌沿腿外側而降;氣須吐盡淨。 2、吸氣時,開肩圓肘、雙掌合抱太極(圖4.3之2)。抱氣而起,引身體前伸,微踮腳跟至若將前跌(至要!);再沉身手臂平舉至與鼻尖齊。曲肘雙掌引至鼻前(圖4.3之3)。翻掌、掌心朝下,雙掌下沉、帶直手臂至下丹田(圖4.3之4)。 3、重複1、2動作;可作8~12個循環。※腹式呼吸:橫膈膜與脊柱的協同運動! 4、收勢。雙手扣心齋於下丹田前;可調息數次,讓氣息平順。 |
鄭子太極拳的間架與行氣:筋膜系統
|
太極拳的拳架是以「間架」和「運動法則」所構成。「行氣」,是指內氣的運行;其實有後天氣(丹田氣)和先天炁(即原始的能量)之分。本文即是嘗試用筋膜線的系統觀,來探討太極拳的「間架」和丹田氣(簡稱氣)的部分。
|
鄭子太極的內功(111春)
鄭子太極內功(上)練氣 |
|
鄭子太極內功(下)煉炁 |
|
鄭子進階班(110秋)
|
|
【主題】一貫之勁
發勁:則必於人身整個重心中,覓得一線之勁。即如球體之物理上用力方面,須通過中心之直線前進。只要重力存在,肌筋膜的張力就會一直存在。筋膜所含有的本體感受器比肌肉多十餘倍,所以筋膜網對外界環境的反應要比肌骨感知要快的多。 |
|
【主題】沾黏連隨
「沾」者,要以身接,隨曲就伸!「黏」者,是讓對方不能擺脫,以形成我順人背的勢。「連」者,是要連綿不斷。「隨」者,是步隨身換。走化與沾黏,是互為條件的! |
|
【主題】:走化與顧盼
走者,急轉;化者,緩轉;其轉則一也。《十三篇.勁與物理》…人剛我柔謂之走,方法是捨己從人。顧盼之法:不是眼隨手走;是先顧及主要敵人,然後神意在先,頂頭懸之頸椎才能動且中定;繼而脊柱帶動腰胯與四肢。 |
|
【主題】:中定
中即時中,合乎時宜而無過與不及:定無常定,不失中定,是為定力。《十三篇.明生剋》中定:猶如中軸線,指能將一個圓柱體維持旋轉的重心線。 |
|
【主題】:平正均勻
「平正」,方能安舒,可以支撐八面。不是沒有起伏!「均勻」,方能貫串,而無斷續處也。不是速度的快慢一致!拳論所謂:立如平準及運勁如抽絲等語,非從此四字下手不為功。 |
|
【主題】陸地游泳
陸地游泳,遊乎空氣之中。空氣有若水;空氣非空,正猶水然。太極運動,即覺氣之鼓盪如游泳。能久泅,是為體;有長力,是為用。 |
|
【主題】虛實轉換
虛實轉換必有高(虛邊)低(實邊);實邊之腰/胯/夾脊擰轉,方能形成剪力。 |
|
【主題】太極腰
太極拳要用腰(核心肌群)來帶動四肢的運動。故楊澄甫大宗師說:“能鬆腰,然後兩足有力,下盤穩固,虛實變化皆由腰轉。”這都說明了腰的重要性。 |
|
【主題】鬆腰與落胯
鬆腰是腰要活。落胯就是轉骨盆使尾閭中正,腹股溝區域平而不凹陷。 |
|
【主題】丹田為太極的勁源
即是指下丹田。腹部即是丹田的看法是錯誤的;丹田既不是某一點,也不是全腹部。 下腹鬆,以意引氣達於丹田,不使上浮。不論吸吐,均要以意守之。 |
|
【主題】源督以為經
「督」為脊柱,「經」是常理、常法。 |
鄭子進階班(110春)因新冠疫情中輟
|
【主題】鄭子太極拳的根本基礎:間架與運動法則
「間架」是指軀幹四肢結構的組合規律。而《太極拳說十要》,非為系統化的「運動法則」。別把太極拳拆解成幾個獨立部分(手型、手法、步行、腿等);然後再圖以「十要」為組合,而試圖塑成太極拳;這是捨本逐末! |
|
【主題】勁由於筋
《鄭子太極拳十三篇(述口訣)之九》:「曰能發勁。勁與力不同!勁由於筋,力由於骨。故柔的活的有彈性的是勁,剛的死的無彈性便是力。何為發勁?放箭似的。」 |
|
【主題】摃桿作用
|
|
|
|
鄭子進階班(109秋)講古談鄭子心法(運動法則)
|
【主題】圓中有方~大捋與活步
太極拳講求圓之出入,方之進退,隨方就圓。方為開展,圓為緊凑。如能在四正手中,明方圓及表裏精粗。斯藝已至大成。大捋與活步即是練虛實轉換,是步法與身法的綜合體。 |
|
【主題】須認真~有尺寸、有法度
學太極拳要先明其理。鄭宗師曰:「從來讀破太極拳論,未得悟澈。一經澄師道破,始知有尺寸、有法度。非經口授指點,不易瞭解者,皆此類也。..」 |
|
|
【主題】提放勁~引進落空合即出
提放勁:為太極拳用勁之首要功夫。對方之來勁既被我聽取,既應順其勢而提起,然後放之,則所發必中。 |
|
【主題】不是肉架子~身不掛力
(1)先求意念鬆;(2)而後肢體鬆;(3)化掉力點;(4)尚鬆靈,忌板滯;(5)命意源頭在腰隙。 |
|
|
【主題】鰻魚始動~脊柱行拳
明白脊柱的運作方式對掌握太極拳力由脊發的原理,就有巨大的啟示!脊柱挺而貫串成一個整體且活動的軸;再以丹田帶動腰髂和腿,以牽動四肢(不動手)。 |
|
【主題】熊經~虛實換勁
鄭宗師談熊經之文已說明其練法,我們更要體悟「虛實轉換」的方法才是目的。 |
|
|
【主題】兩臂已斷
鄭宗師在《自修新法.緒論》云以:「…一夕忽夢覺兩臂已斷,醒驚試之,恍然悟得鬆境。」不是不用肩或沉肩,而是擅用筋膜系統和陰陽互根的捩轉。 |
|
【主題】旋轉門
「旋轉門」是簡單力偶的運動原理,在八法和拳架上,無一不是這樣。看似簡單,然而在「拆開練」之下,是為極根本的要點。 |
|
鄭子進階班(109春)講義
|
|
【主題】:整勁的機理
(1)完整:手足隨腰胯而動,身不散亂;要明白丹田之作用與如何換勁。(2)鄭子太極拳專尚鬆靈,最忌板滯。輕靈須以鳥伸為基礎,才得以虛實分清;此曰:撥不倒,亦乃楊家傳口訣!(3)心膂並重:膂為體(豎起脊梁),心為用(心氣相守於丹田)。合而言之:則心腎交(任督通),而體用全矣。 |
|
【主題】:邁步如貓行
(1)太極拳步法的準則是:步隨身換;就是身先動,腳步是到了不得不換時隨身而換。(2)邁步重點是實邊脊柱帶動的重心轉移,提起虛邊腰胯並前進,腳腿跟上而已。(3)實邊的膝以下如棉繩,非以腿撐地! |
|
【主題】:提放的機理
太極拳用提勁發勁時,即以對方為重點;手或腕接觸對方之處為支點。以腳與腿為力點(DW:鬆沉下坐)。此即太極拳發勁時,動力之點在乎腳(DW:非腿發力)。此謂之:『其根在腳。發乎腿。』 |
|
【主題】:四兩牽動
(1) 球乃令其速度與以空間及時間之延長。 (2) 不予抵抗,而予以退讓;不與之正衝,而予以偏避。 (3)太極拳於槓桿之作用,以支力為要點:支力者,即太極拳所謂『中定』也 |
|
【主題】:走化
(1) 走者,急轉;化者,緩轉;其轉則一也。 (2) 將受攻之點,稍一走化,其外力自然滑脫而化去矣。同時將對方之力才一化去,則無量數之三角輪轉,角角即為攻擊;即所謂化即是打。 |
|
【主題】:等腰三角形
(1) 圓中包含無量數之等邊三角形。三角者,實為構成圓形之基本形體。 (2) 其用守勢者,取法於圓;其用攻勢,則無處非三角形旋轉式之攻勢也。 |
|
【主題】:筋膜線與間架
太極拳不是單獨規範或拳式的疊加,而是個系統性的整體!別把太極拳拆解成幾個獨立部分(手型、手法、步行、腿等);然後再以單元組合的方式,來演述太極拳。筋膜功能有(1)貫穿與包繞;(2)傳導力學;(3)協調;以形成太極拳的間架。 |
|
【主題】:一線之勁
鄭宗師云以:發勁:則必於人身整個重心中,覓得一線之勁。…吾師澄甫,每每告余曰:發勁須找到一直線,方可發。…惟此直線其理易明。欲用之者,然非參透及經驗者,未易得心。學者須於此處著力,勉之。 |
|
【主題】:太極拳間架的原型:圓
【訣:一中等長】(1)圓的功能 (2)圓心與半徑 (3)圓的陰陽 「表面雖有張力,然其內仍有聚力,故不失為圓;此即圓之成因。太極拳之所謂圓者,以其效法太極。」「圓周各點,所負荷之力,強弱亦各相等,否則不成其為球體矣。」《勁與物理》 |
|
【主題】:鄭子太極的核心 (曼青裝下的秘密)
|
太極基本功法教學影片
|
|
觀摩學習影片
第01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02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03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04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05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06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07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08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09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10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11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12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13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14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15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16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02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03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04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05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06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07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08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09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10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11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12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13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14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15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
--------------------------------------------------
第16週 | 影片01 | 影片02 | 影片03